一个堪称豪华的创业团队。
活久见,20亿美元,140亿人民币,也能定义成种子轮融资了。据悉,人工智能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已将其种子轮融资目标翻倍至20亿美元(约合146亿元人民币)。就在一个月前,传闻中的融资目标还只有10亿美元。融资的底气或许来自其豪华的团队阵容,尤其是创始人是备受行业关注的前Open 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初创员工是ChatGPT、Character.ai、Mistral、PyTorch、Fairseq和Segment Anything等最广泛使用的AI产品和开源项目背后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构建者,其中多位曾是Open AI的技术骨干。该公司今年2月宣布成立,旨在创建比现有人工智能系统“更广泛理解、可定制且更具通用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近日,该公司又招到两位顾问——Bob McGrew,曾任OpenAI首席研究官;Alec Radford,曾是OpenAI的元老级研究员。目前,Thinking Machines Lab没有任何产品和收入,若此次融资顺利完成,公司的估值将达到100亿美元,将是历史上最大种子轮融资,没有之一。之前,OpenAI已经有多位高管离职创业,且大多成为了竞争对手。另一家由前OpenAI研究副总裁等创办的公司Anthropic,在3月初完成了35亿美元资金的融资。在AI领域,投资者们对于履历光鲜的创业者,依然充满期待。一个月筹资目标翻倍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官网的页面十分简洁,白色的背景上,紧密排列的灰色字体介绍了这家初创公司成立的愿景技术理念、研究方向、团队阵容等信息。去年9月,Mira Murati发帖称OpenAI 在最近发布的版本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工智能系统学习和推理复杂问题的方式” ,并表示因为想创造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己的探索,选择离开工作六年的OpenAI。尽管她当时并未透露下一步的具体计划,但作为前OpenAI 的首席技术官,其动态一直备受行业内关注。一个月后,便有消息传出,称Murati在和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洽谈,为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募集资金。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关注这家公司招聘的消息频频传出。直到今年2月,神秘公司的面纱终于被揭开,Murati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成立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她表示,这是一群科学家、工程师和建造者们一起创办的公司,目标是构建工具来“让人工智能满足人们的独特需求和目标”,并创建比现有系统“更广泛理解、可定制、功能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3月,传闻公司正在寻求10亿美元融资,仅仅不到一个月,这个数额便翻了一倍,公司将其种子轮融资目标翻倍至20亿美元。公司官网上并没有任何产品相关的信息,显然,投资者们对这家初创公司的关注,离不开对创业团队的信心。创始人Murati,1988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她的母校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培育出过许多学术界、政界和商界领军人物。毕业后,她先后在谷歌和微软担任高级研究员,后加入特斯拉担任高级产品经理,领导了Model X等特斯拉汽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发布,还参与了航空航天领域的项目。这之后,她又进入初创公司Leap Motion担任产品和工程副总裁,这家公司为个人电脑开发手部和手指追踪运动传感器。2018年,Murati加入OpenAI,担任应用 AI 和合作伙伴关系副总裁。三年后,她晋升为首席技术官,领导了公司ChatGPT、文本转图像 AI DALL-E以及代码生成系统 Codex的开发工作,后者为GitHub Copilot编程助手的早期版本提供了支持。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短暂被解职期间,她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从她的履历中不难看出,Murati在技术、产品落地以及团队管理方面,都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全明星”阵容今年3月,Thinking Machines Lab官网名单上多了两名顾问——Bob McGrew和Alec Radford,两人都曾就职于OpenAI,并于2024年离职。McGrew曾任OpenAI首席研究官,加入OpenAI之前,曾是Palantir 早期高管、PayPal 早期员工。Alec Radford在OpenAI工作近十年,被称作“爱因斯坦级别天才”,是GPT-1、GPT-2和Whisper的第一作者,并全程参与了初代GPT到GPT-4的研发,影响深远。两人的加入,让这家初创公司的团队阵容更加强大。官网显示,29名初创人员汇聚了 ChatGPT、Character.ai、Mistral 、PyTorch 、Fairseq和Segment Anything等最广泛使用的AI产品和开源项目背后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构建者,其中不少都来自OpenAI。公司宣布成立时,很多成员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自己的动态。此前领导 OpenAI 模型后训练的Barret Zoph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曾经的OpenAI特别项目负责人Jonathan Lachman担任运营主管;还有北大校友翁荔,曾任OpenAI安全副总裁,也加入了团队。业内熟知的OpenAI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被誉为ChatGPT 的主要架构师之一,他离职后曾加入Anthropic,但仅过了五个月便再次离职,担任Thinking Machines Lab首席科学家。巧合的是,Anthropic的创始团队同样大部分来自OpenAI。2020年底,OpenAI前研究副总裁Dario Amodei和妹妹,前安全政策部门副总裁Dario Daniela等OpenAI员工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目标是构建一个能够匹敌或超越OpenAI、谷歌和meta工作的模型。几年的时间,Anthropic已经成为OpenAI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并吸引到亚马逊等资本的投注。3月初,Anthropic宣布募集了35亿美元资金,由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融资后估值615亿美元。这轮融资前不久,该公司推出了最新的AI模型Claude 3.7 Sonnet。前有Anthropic的成功经验,资本对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发展更加看好,说到底,颇具实力的创业团队,或许才是初创公司吸引资本的信心来源。人才,人才,还是人才从OpenAI出走后创业,Murati不是第一个,也可能不是最后一个。但回顾这些高管离职的经历会发现,2024对于OpenAI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多名核心人员选择离开公司,其中包括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联合创始人兼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John Schulman等核心人员,至于离开的原因,大家对外公开的说法有“休息一段时间”或是“从事独立的研究”等。根据公开信息,不少人在离开后走上了与AI相关创业的道路,甚至像Anthropic一样发展成为OpenAI的强劲对手。名校的光环,知名公司的任职经历,加上过往所展现出的能力,出走的创业者们对资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许多企业在刚成立不久,便拿到了第一笔融资,像Thinking Machines Lab这样没有产品便进行融资的,也不是没有先例。Ilya Sutskever在离职一个月后,宣布其与另两位研究人员Daniel Gross和Daniel Levy共同创立了新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 (SSI),专注于AI和安全。这不禁让人想起几人离职前的传闻——2023年,OpenAI内部曾出现过分歧。于2023年7月组建的OpenAI超级对齐团队,当时由Sutskever领导,目标是在未来4年内解决控制超级智能AI的核心技术挑战。 之后的发展没有按照计划进行,Sutskever等研究者们担心AI安全性的问题,认为AI本身就是一项危险的尝试;而这可能不符合公司某些利益,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被认为更加重视公司的产品和商业化。分歧最终以超级对齐团队解散,多名关注AI安全的员工离开告终。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Sutskever透露,他和团队已经“确定了一座需要攀登的新山峰,这与我之前所从事的工作有些不同”。成立近一年,该公司尚未推出任何产品,4月12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SSI已获得额外2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20亿美元。此前,其已融资1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a16z、等知名投资机构。Sutskever对于AI安全性的担忧,让人联想到OpenAI另一位出走的知名创业者。Elon Musk作为OpenAI联合创始人,于2018年离职,后出任特斯拉CEO。去年2月,他起诉了OpenAI及CEO Altman等人,称其违背了该公司最初的使命,即为人类福祉而非利润开发人工智能,但几个月后又主动撤销了上述诉讼。Musk还曾联名呼吁暂停训练大型AI模型以评估安全。凭借宏伟目标和注重能力的人才理念,OpenAI在早年间吸引了一大批行业顶尖人才;而促使多名员工离开的原因,也正是与公司观点和发展规划逐渐背道而驰。
出走的创业者们各自开启了不同的事业规划,但多与AI发展相关。如Andrej Karpathy创办了一家名为Eureka Labs的人工智能和教育公司,致力于将AI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该公司被业内称为“人工智能原生的新型学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