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造“钱塘江大桥”时,为何要特意留个大洞?)(钱塘江大桥是谁建的)

近代以降,中国积贫积弱,经济和科技落后,在各个领域都需要依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论是铁路还是大桥,不仅技术要从外国引进,就连设计和施工也要由外国人主持。

在外国人眼中,彼时的中国是落后的,中国人是无知和愚昧的。

他们常常断言,说中国人做不了这个,弄不成那个,似乎只要是需要先技术的工程,就一定要由外国人主导才能进行。

但是近代的中国涌现出一大批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以卓越的天资和大无畏的精神,在工程领域缔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茅以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闻名于世界的土木工程学家和桥梁专家。

就像詹天佑一样,茅以升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更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钱塘江大桥是一个奇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它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打破了西方所谓“中国人自己修不了大桥”的断言。

它修建于浪大湍急的钱塘江之上,打破了“钱塘江上绝没办法修桥”的传言,并屹立数十年而不倒。

这座诞生于近代中国的桥梁,汇聚了茅以升的智慧和广大施工群众的汗水,成为世界桥梁里的一大杰作,其建造难度之高,技艺之精湛,举世罕见。

在大桥修建时,抗日的烽火燃遍了中华大地,所以这座大桥从修建之初,就考虑到敌人的轰炸,其牢固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炸药没放对位置,即便在桥上摆上一大堆炸药,也很难将其炸断。

让人不解的是,当年修建这座桥时,茅以升特意在大桥正墩里留了一个大洞,工人们也很疑惑,直到后来才知茅以升这样做的目的。

钱塘江大桥造好之后,仅仅通车89天时,就被炸掉了,而且主持大桥爆破的,正是建造大桥的茅以升本人,这却是为何?

这一切,都还要从那段悲壮而传奇的历史说起。

茅以升从小就立志建造一座结实牢固的大桥,而他的这份志向,源于一场事故。

一、

茅以升十岁那年的端午节,南京的秦淮河上按照习俗举行了盛大的龙舟比赛。这是每年一度的盛典,参加和观看者人数众多。

孩子年龄的茅以升这年本来也是要去观看比赛的,只是因为肚子痛没能去成,但他却就此躲过一劫。

由于人数太多,夫子庙的文德桥又年久失修,竟然倒塌了,死伤了不少人。

茅以升知道后,十分难过,尽管他躲过劫难,但很多人就此死去,这让小茅以升感到非常伤心,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建造一座牢不可破的大桥。

自此,茅以升开始了他漫漫的求学之路。茅以升天赋异禀,同时刻苦认真,勤奋学习。

在后来建造大桥时,人们发现茅以升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说他是天才。

茅以升天资卓越不假,但他出色的记忆力,其实更多来自于刻苦的训练。

茅以升从小就酷爱读书和背诵,他每天都早早起来,站在河边拿着书本背诵课文。不论是河水流过的潺潺声音,还是渔民们的高歌,都只是茅以升缓解无聊的良方,而丝毫不能扰乱他的心思。

茅以升不仅爱背文章,他对同龄孩子厌恶的抽象数字也非常痴迷,曾把圆周率背到了小数点后100位。

在数年如一日的磨砺中,茅以升锻造出超乎常人的强大记忆力,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往往一篇文章朗诵完毕,他就能在心中记下。

正是靠着这份天资和勤奋,茅以升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利考取了唐山路矿学堂。

在这里,茅以升首次见到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并被他的演讲大受鼓舞。孙中山鼓励年轻学子尚武则投军参加革命,推翻封建政权,崇文则学习先进技术,报效祖国。

茅以升自幼便立志造桥,孙中山的话坚定了他的信心,他毅然选择桥梁专业,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清华留美官费研究生,赴美国建筑名校康奈尔大学深造。

茅以升仅用一年,就完成了全部的学业,攻读硕士学位,并得到了教授的欣赏。学校因茅以升成绩优异、能力突出,想让他留校任教,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高薪工作,但茅以升却拒绝了。

他想要学到桥梁建造的实践技术,尽快回到中国,报效自己的祖国,所以他来到业界一流的匹兹堡桥梁公司,从一名实习生干起。

这是茅以升最艰苦的求学岁月,他白天在公司里学习桥梁的绘图、设计等知识,晚上回到学校读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这期间茅以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思考问题,为此他特意用左手拿勺子,因为这样就能腾出右手写字了。

1919年10月,茅以升获得卡利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而他也是该所学校第一位工学博士。

在博士论文中,茅以升就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人们将其称为“茅氏定律”。学校还授予他奖章,以表扬他在研究领域中出色的表现。

众多学校向茅以升抛来橄榄枝,实际上以他出色的能力和知名度,他如果留在美国,可以享受到优越的物质条件,还可以获得最好的科学研究环境。

可是茅以升在学成以后,还是放弃了丰厚的条件,毅然决然地登上返回祖国的邮轮。

二、

回国后的第一个十年,茅以升秉持着救国先树人的理念,在学校里教书育人,他历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和校长等职务,建立工学院,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工科学子。

从第二个十年开始,茅以升开始正式投入到水利和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他担任江苏水利局局长期间,实地勘察地形和水利情况,设计和施工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受到当局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正因为如此,主持建造钱塘江的重任,落到了茅以升的肩上。

浙江当局早就有修建钱塘江大桥的计划。钱塘江横亘在浙江省,从中间穿过,把浙江拦腰分成了浙东和浙西,使得两地的交通十分不便,是华东和华南交通网上的一处空白。因此修建钱塘江大桥,具有重大的意义。

可真正棘手的问题是,在钱塘江上建造大桥是十分困难的。在杭州有一句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叫做“钱塘江造桥——没办法”,专门用来形容不可能和难以办到的事情。

这是因为钱塘江的水文地质条件十分的复杂,可用凶险至极来形容。钱塘江不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是浪涛汹涌澎湃,如奔腾的烈马,嘶吼的怒兽,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诗云:“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自古以来钱塘江水势便是如此,想要在江上建造大桥,如有登天之难。

除此以外,钱塘江建桥还有另一大难题,那就是变幻莫测的江底。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冲刷,钱塘江下有着厚达40米的流沙,而且它们还会随水势不断移动,因此钱塘江素有深不见底的说法。

由于钱塘江复杂而苛刻的条件,尽管建造大桥的需要十分紧迫,但一直没人敢建,直到这个任务交给了茅以升。

茅以升钻研学习建桥知识数十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建造这样一座庞大的桥梁,还是建造在钱塘江上,对茅以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茅以升并未被困难吓倒,他亲自来到钱塘江实地勘察,做了详细的调查,在了解到水文和地质条件后,他坚信以自己的设计和当时中国的施工能力,是可以成功建造钱塘江大桥的。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学结论,更是一个军令状。正如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对茅以升说的:“如果大桥造不成功,我俩都要跳钱塘江!”

钱塘江大桥是一个大工程,要不然不干,干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茅以升提出可以造桥,并承担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一职时,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的。

在大桥开工前,其实有两个设计方案。

三、

一个是茅以升的,另一个是美国专家华德尔的。

华德尔是有名的桥梁和道路专家,曾长期担任中国的铁道部顾问。他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方案是单层桥,两边是公路,中间是铁路,造价为758万银元。

而茅以升拿出的方案截然不同,他设计的是双层桥,上层是公路桥和人行道的组合,下层是单线铁道,造价仅510万,远低于华德尔的方案。

除此以外,茅以升设计的大桥,在坚固程度上也更胜一筹。所以,茅以升的设计方案最终被采纳。

但是,钱塘江大桥刚刚开工,便接连不断的遇到棘手的问题。

先是江底的泥沙层太厚,足足有几十米,而且坚硬如铁,桩子很难打进去,力气使大了,桥桩容易断裂,力气小了又进不去。

这对于打桩的施工人员和桩子的材质要求都非常苛刻。施工队在船上忙了一天一夜,筋疲力竭,也只打进去一根木桩。

可是整座大桥需要九个桥墩,一共要打1440根桩子,按照这个速度,光是打桩就得打好几年,到大桥完工还不知要猴年马月。

消息传出去以后,引来外界纷纷质疑,有的人开始对茅以升冷嘲热讽,说他的设计方案不行,还有人干脆说找外国人主持建造算了,中国人自己是搞不好的。

茅以升并不把那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但钱塘江大桥的建造不能失败,他也要争口气,证明哪怕只依靠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也能建造出最好的大桥。

可决心归决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进展缓慢的工程像一座大山,压得茅以升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万分急迫的时刻,茅以升从浇花盆里获得灵感,发明出“射水法”,即先用高压水冲击江底的泥沙,待泥沙冲出一个深洞后,把木桩对准,再用气锤打进去。

用茅以升的这个方法,施工队一昼夜就能打好30根桩,所耗费的力气也小了很多,打桩的问题就此迎刃而解了。

打桩问题刚解决,江下施工又成了难题。钱塘江水流湍急,江况复杂,在水里人连位置都固定不住,更别说施工了。

针对这一难题,茅以升采取“沉箱法”,即通过吊运法,把重约600吨重的方形结构钢筋混凝土箱子放入水中,箱口朝下,再用高压气排除箱子里的水,工人们就在沉箱里面施工作业。

这些还只是一部分的技术难题,从施工到竣工,茅以升和技术施工团队齐心协力,先后攻克了八十多个技术难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使得工程稳步推进。

四、

就在钱塘江大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建造的时候,抗日战争的烽火烧到了这里。

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步伐,日军对中国东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空袭,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都遭到轰炸。

而正在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是日军的重点打击目标,日军的战机经常从上空经过,并向它投掷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建造钱塘江大桥是十分危险的。但是此时前方正在与日寇血战,物资吃紧,百姓也急需退到后方,道路和桥梁却被日军破坏,建造大半的钱塘江大桥,成为一条生命线。

茅以升决心继续建造大桥。建桥工人在茅以升的带领下,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战火下建成了大桥,完成了这一伟大的爱国壮举。

钱塘江大桥从1934年开工,到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共历时3年。它建成于战火之中,一经诞世便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量军备物资从这里运往前线,支援淞沪会战,许多工业物资则从这里抢运到后方,帮助后方重新建立起工业线。

钱塘江大桥本来是以运送物资为主,但随着战事不利,越来越多的百姓挤到桥头,等待撤离。

茅以升不忍看着百姓受苦,他向上级请求开辟钱塘江大桥上的道路,让百姓先从桥上撤走,挽救了十余万百姓的生命。

可这座立下大功的大桥,却在通车仅两个多月,就要面临炸桥的命运。

随着战事愈发不利,日寇距离钱塘江大桥越来越近。12月下旬,国民党当局找到茅以升,向他传达指令:炸毁钱塘江大桥,不使其落入日寇之手。

茅以升早就知道到有这么一天,大桥还在修建时,日军就开始侵略上海。

因此在建造时,茅以升就在大桥正墩里预留了一个装填炸药的口子,当时其他工人并不知道这个口子是干什么用的,直到事后要炸桥时,才知他的做法确实高明。

若不是茅以升特意留下的炸桥口,否则以钱塘江大桥的牢固程度,仅仅在桥上绑上炸药,是绝对炸不掉大桥的。

茅以升自己也曾说过:没放对位置,很难将其炸掉,仅仅是在桥面上放炸药,也只能炸毁表面,以日本人的修桥速度,几十天就完成了。放在预留的洞口炸,日本人得一年以后才可以开始修复。

如此看来,茅以升当真是高瞻远瞩。

不过,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在得知钱塘江大桥命运后,茅以升还是不免悲从中来,他伤感的说:“这种痛苦就像是亲手捏死自己的孩子一样。”

但是不论再心疼,茅以升都知道,钱塘江大桥绝不能落入日寇的手中,成为日寇进攻中国的通道。

炸桥的前一晚,茅以升有些不舍,但还是与军官说,你们盲目炸桥是炸不断的,随后,茅以升让工人在自己标记好的洞口放置大量炸药。

12月23日下午,就在日军骑兵先头部队抵达钱塘江大桥北头时,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轰然倒塌,坠入江中,只留下桥墩,诉说着悲壮。

日军气急败坏,却又无计可施。

炸桥后,茅以升望着远处弥漫的硝烟和大桥的废墟,久久不语,随后写下《别钱塘》一诗:“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五、

大桥炸毁的前几天,茅以升辗转难眠,心中悲愤。炸毁钱塘江大桥是必行之举,但是亲手毁掉自己的心血,这是多么艰难的决定,其中痛苦,旁人难以想象。

在抗日战争期间,茅以升一边在政府里任职,继续主持交通和桥梁的修建,一边在学校里面教书,他想要为国家培养出桥梁和工科专业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好几年数千个日日夜夜中,茅以升常想起钱塘江大桥的雄伟模样,想起自己和施工工人们一起奋战的回忆,响起自己亲手炸掉大桥的痛苦,想起伴随那声轰隆声而断裂倒塌的大桥。

他没有一刻忘记钱塘江大桥,所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茅以升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而是修复钱塘江大桥。

1946年春天,茅以升急忙忙来到杭州恢复桥工处,开始筹备修复大桥的工作。在修复过程中,茅以升日以继夜的工作,但是受限于国民政府不够重视,次年只完成了初步的修复工作。

国民党败退时,还想炸毁大桥,幸得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的保护,国民党的阴谋没有得逞,大桥的桥梁主体部分安然无恙。

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全力支持茅以升的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钱塘江大桥进行全面的修复。

1954年,钱塘江大桥正式恢复使用,开始通车,其牢固程度比以往更强。

直到如今,钱塘江大桥依旧屹立在江上,这座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的大桥,已经走过了八十余载,见证了中国从弱小走到强大,从贫穷走到富强。

钱塘江大桥如今或许已经不是最为先进的大桥,但它承载着茅以升和建桥工人们的爱国精神,这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历久弥新的珍贵礼物,也是这个世界上其他一切大桥都比拟不上的。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