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0000,一个县级市凭什么实现外资经营主体数量“狂飙”

内容摘要  央视网消息:7月31日,一位巴基斯坦外商在浙江义乌成功申领了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是义乌的第10000户外资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义乌也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上午9时30分,在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阿里卡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央视网消息:7月31日,一位巴基斯坦外商在浙江义乌成功申领了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是义乌的第10000户外资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义乌也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

  上午9时30分,在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阿里卡姆兰领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他的公司成为义乌第一万户外资经营主体,公司成立后将经营商务信息咨询业务。巴基斯坦商人阿里卡姆兰兴奋地说:“办理效率很高,拿到营业执照只要一天。中国是做贸易的好地方,希望更多外商可以来投资中国,将义乌小商品卖到更多地方。”

  据统计,义乌的1万户外资经营主体投资来源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占比约81%,涉及贸易、餐饮、商务服务等14个行业。其中,外资餐饮主体近三年增长近50%。餐饮人Anas说:“政府支持外国人,外国人很喜欢来这里做生意,义乌是很好的地方。”

  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推出外资登记信用承诺制改革,率先全省推动外资登记全程网上办,助力全市打造“一站式”涉外服务平台,提供跨国“云指导”等温情服务,让外商在义乌投资更省心。

  从1989年诞生首家外资经营主体至今,义乌科学把关外商投资准入,深耕商事制度改革“试验田”,持续释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磁吸效应。

  专家表示,从0到10000,不仅是一串数字的跃升,更是一座城市的时代见证。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如此规模的外资主体集聚在义乌背后依托的到底是什么?国家整体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制度型开放战略在地方实践,也正因为国家战略支撑,地方政府才能够在改革当中大胆探索,在实践当中实现不断的突破和超越。

【编辑:张令旗】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