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中简介(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王大中将军书法)

自2003年卸任清华大学校长后,王大中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低调的“85后”再次回到了公众视野,成了网络热点。不少人才开始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不仅是鲜花和成就,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世纪60年代初,“200”号基地年轻的建设者(左列自上而下第三为王大中)。清华大学供图

在清华大学,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23岁半传奇”的故事。

1958年,23岁的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作为骨干成员投身到屏蔽试验反应堆的建设中。当时学校组建了一支由年轻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为23岁半。经过整整6年的努力,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于1964年成功启动,顺利达到临界运行。

据了解,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始建于1960年1月,俗称“200号”,这也是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反应堆的建成,王大中是当之无愧的“元老”。

17个供应系统,数千个机器零部件,几百台仪器设备,二十万米管线,屏蔽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是一项异常艰难的任务。没有人曾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反应堆是什么样子,这支队伍从做“马粪纸”工程模型开始,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自力更生、咬牙拼搏。

“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充分锻炼了我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一次与清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中,王大中表示,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他更愿意将它称为一次“建堆建人”的历练过程。

20世纪70到80年代,从三哩岛到切尔诺贝利事故,核能安全问题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王大中意识到安全性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1985年,王大中主持低温核供热堆研发工作,1989年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建成并投入功率运行。这是世界上首座一体化壳式自然循环水冷堆,全球首次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具有良好的非能动安全性。

1989年11月,核能所所长王大中(左一)宣布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启动运行成功。清华大学供图

随后,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它被誉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技术的研发。1992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在清华“200号”建设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展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2000年,世界首座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建成,2003年并网发电。至此,我国终于掌握了自主发展高温气冷堆的技术基础,在高温气冷堆这一先进核能技术上迈出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核事故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对核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众最担心的是,核电到底安全不安全。”王大中曾表示,“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就开始研究高温气冷堆,特别是研究模块式的高温气冷堆。这种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反应堆在任何的事故情况下,反应堆都不会熔化,也不会造成大量放射性释放。这也许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国际上对我们高温堆示范工程给予这么大的关注,因为它会给我们的核能应用带来一个新的境界。”

从“建堆建人”到“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王大中在这之后完成了从科研工作者到教育者的身份转变。

对于王大中的教育理念,他的女儿王奕表示,“爸爸也经常鼓励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能听到他鼓励的话语,‘嗯,挺有潜力的’,想起来的时候心里感觉一闪一闪暖暖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爸爸也特别在意培养我做事要有诚实认真不耍滑的态度。”

清华大学核研院副院长石磊是王大中的学生,他表示,“我来到核研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对核工程几乎一无所知,王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必须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不能纸上谈兵。这些都需要沉下心去,耐得住寂寞,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干不成大事的。”

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晚会上王大中登台翩翩起舞。清华大学供图

1994年,王大中履新清华大学校长一职,开始了他历时10年的治校征程。为了适应这一全新的角色,他花了大半年时间积极调研各院系工作情况,并组团考察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此后,他逐渐明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方向与总部署。

“清华是要沿着原来的方向走下去,还是转变为综合性大学,这是一道难题。”在任期间,王大中秉持着“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办学思路,带领全校完成了学科结构的调整,并重点发展了信息、生命科学、能源等一批新型学科群。

进入21世纪后,同王大中一同成长的核研院面临如何在价值多元的环境下避免大规模研究团队“裂变”为教授个人的自由探索、如何在世界核能发展遇到瓶颈的形势下坚持“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如何在引进技术获得关注的环境下坚持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等三大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王大中提出了核研院需要着力跨越两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实现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第二个台阶是实现老一代科研工作者向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的传承。

2021年9月12日,王大中(中)、吴宗鑫(左)、张作义(右)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清华大学供图

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被列为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2008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2021年9月12日9点35分,山东石岛湾。随着反应堆控制棒逐步提出,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达到临界,机组正式进入“带核功率运行”状态,这意味着由清华大学与华能集团、中核集团共同研发建设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走向正式启动运行。以王大中为代表的三代清华核能人、数百位科学家历时三十余年,让我国在世界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大约20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一代核研院人高兴地宣布,我们成功地化解了三大挑战,实现了两个台阶的跨越。”在核研院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上,王大中的学生、核研院院长张作义表示,在跨越第二个台阶方面,在王大中、吴宗鑫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言传身教下,年轻一代迅速成长起来,他们经受重大科研工程考验,正在成为核研院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